作文教學身教勝于言傳

2019-08-06 00:00 發(fā)布

暫無內(nèi)容  年級 / 1895 0 0

學生考試的時候,老師除了監(jiān)考,還可以親自參與考試,完全拋開參考答案,獨立讀題、審題、作答。但像作文,許多老師只是讀題、審題,理理思路,并不會動手寫下水作文。好像是節(jié)約時間,實際是偷懶,是不自信,不敢獻丑。如果作文教學只言傳,不身教,效果會大打折扣。

許多語文教師“眼高手低”,評講起作文來,頭頭是道。他們的寫作理論可能很高深,講授作文的經(jīng)驗可能很豐富,是作文教學的行家里手;他們可能目光如炬,能一語中的,說出學生作文中存在的種種問題,甚至批判文學大師的經(jīng)典之作。但若讓他們動筆寫一篇文章,他們或不屑一顧,或言太忙。其實,早在大學期間,盡管參加了文學社團,他們也懶于動筆。自畢業(yè)后,就金盆洗手。作為中文系(或文學院)的一名學生,作為一線的語文教師,他們?yōu)槭裁床幌雱庸P呢?“忙”只是一個慣用的借口,其實是他們在骨子里不熱愛閱讀與寫作,不把它們當回事。在現(xiàn)實生活中,比寫作更好玩的事情有很多,為何要苦了自己。時間長了,他們就算滿腹經(jīng)綸,才華橫溢,但提筆就頭疼。不僅是萬事開頭難,而且是步步維艱。寫作就像難產(chǎn),如果怕痛,就選擇現(xiàn)代手段——剖腹,那么,寫作就變成天下文章一抄。

運用語言文字來表情達意,是需要堅持訓練的。只有在不斷的訓練中,方可熟能生巧在親身實踐中,才能總結出獨到的寫作經(jīng)驗,才能“身教”。若是一味引用他人的寫作經(jīng)驗,“言傳”總會隔著一段距離。此時的距離產(chǎn)生的不是美,而是生疏、生硬,甚至是虛假。

朱自清講授散文,聞一多講授詩歌,都是非常受學生歡迎,因為他們本身就進行散文、詩歌創(chuàng)作。試想,一位語文教師,如果就是一位作家、詩人,或者經(jīng)常有作品發(fā)表,學生拜讀到自己老師的大作,心里一定很激動,很自豪。榜樣的力量是巨大的,也是無形的。老師筆耕不輟,佳作連連,學生也會潛移默化地受到影響,多少也會產(chǎn)生寫作的愿望。反之,教師眼高手低,只說不練,教學就不具有說服力,不具有示范作用。一線的語文教師不應該淪落為“教書匠”,應該是“專業(yè)技術人員”。專業(yè)技術應該包括寫作技能,也就是說,語文教師也應該是一位寫作愛好者,甚至可以是一位作家、詩人。

教師在寫作上進行“身教”,形式很多。比如將自己的作品發(fā)在博客、微博、朋友圈、微信群、公眾號、簡書上,供學生閱讀。學生拜讀了老師的作品,從中可以直接地感受到老師平時所講授的寫作理念,諸如遣詞造句、謀篇布局、情節(jié)安排、人物塑造、細節(jié)描寫等等。又比如,在平時的教學中,教師能即興創(chuàng)作,隨口就吟誦出一首詩詞,或者說出一兩個精妙句子,那是很能折服學生。妙手偶得的背后,是厚積薄發(fā)。于是,學生在崇拜之余,也懂得累積。再比如,在具體的寫作訓練中,教師不僅要求學生堅持寫日記,自己也應該身先士卒,率先垂范,合時宜地展示自己的日記作品,選讀其中的精彩片段。而在具體的作文寫作中,教師布置完作文后,自己也應該與學生一道限時限題寫作,而不是背著手四處閑游。教師親自體驗課堂作文,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審題時的思維限制、行文時的匆忙。有了這樣的直接體驗,在講評作文時,才能有的放矢,具體分析學生審題時存在的思維局限問題,行文中的語言文字表達問題,內(nèi)容空洞、書寫潦草等問題。如果一味籠統(tǒng)地、模棱兩可地講評,效果就不會理想。

寫作比作游泳。教練要教會別人游泳,自己必須會游泳,并且不能只站在岸上指揮,必先下水示范。雖然許多人批判“下水作文”弊?。浩湟?,“逼迫學生就范”,讓他們“千方百計地模仿”老師的“下水之作”;其二,這種模仿“熄滅了學生的思維火花”;其三,“于老師也無補”,“下水作文”既害了學生,也害了教師自己。好像說得頭頭是道,但不積極。任何事物,有利有弊,我們要積極地揚長避短,將有益部分最大化。如果只看到不好的局部,就因噎廢食,是不是很可笑可悲。我們要相信,教師身體力行,一方面是為了激勵學生,與學生同甘共苦;另一方面是為了親身體驗寫作感受,更利于指導學生寫作。

學生厭倦作文,懶于動筆,不僅是因為其它學科的壓力太大,還可能是自己的語文老師就懶于動筆,不熱愛寫作。如果教師筆耕不輟,勤于創(chuàng)作,以榜樣的力量指引學生,既言傳,更身教,那么,教學的效果應該會很不錯。

高喊一千遍口號,不如以身作則做一次。思想教育、為人處事,身教重于言傳;閱讀培養(yǎng),作文教學,身教也重于言傳。如果我們每一個語文教師都是一熱愛寫作、堅持寫作的人,那么,我們的學生,也可能會更喜歡寫作,寫作水平會大幅度提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