反復地讀,到底該怎樣讀 ——談談讀書的滋味

2019-11-23 09:27 發(fā)布

暫無內(nèi)容  年級 / 3334 0 0

語文課要以讀書為主,教材主編溫儒敏教授也特別強調(diào),語文課花樣太多,不如讓學生反復多讀幾遍課文。


反復讀到底該怎么讀呢?如果單純是嘴巴巴拉巴拉地反復讀,也是容易令人生厭的。


 “書讀百遍,其義自見?!笔且粭l真理,但真理也是很講究藝術的。


前不久,在杭州上了一節(jié)公開課。時間是一節(jié)課40分鐘,內(nèi)容是指定的臧克家《有的人》。


臧克家《有的人》,是一首應景的紀念詩。1949年10月19日,共和國剛剛成立不久,新政府就以國家政府的名義隆重舉行魯迅逝世13周年紀念大會。臧克家參加了魯迅的紀念大會,并寫下《有的人》一詩紀念魯迅。


這首詩,編寫在六年級上冊最后一個單元“親近魯迅”的最后一課,是一篇略讀課文。所謂的略讀課文,就是以學生自學為主的課文。這首詩語言直白,內(nèi)容淺顯,也的確沒有多少需要教師深挖細講的。


主持人一開場,就廣告說我是魯迅教學研究專家。這讓我很有點不安。這些年到了哪里講課,總被人稱呼專家,也是有點無奈的。


上課伊始,我就直接檢查孩子們的課前預習。問孩子們課前讀了課文嗎?孩子們都說讀了。我就請一個孩子站起來讀一遍課文,感覺不錯,沒有錯別字,也沒有什么疙疙瘩瘩。我再請全班同學自由讀一遍課文,目的就是讀通讀順。


隨后通過課件把詩歌全文展示出來,我把每句詩最后的標點符號都用紅色標識出來。請同學們仔細看看,臧克家寫這首詩的標點符號使用有什么規(guī)律和特別之處。


孩子們很快發(fā)現(xiàn),詩歌每一節(jié)都一句的標點是分號。這是一個規(guī)律性的發(fā)現(xiàn)。這些用分號的句子,有什么共同特點呢?


孩子們很快發(fā)現(xiàn),分號的使用,是因為兩種不同的人的對比。兩種人雖然完全不同,用分號表示區(qū)別,同時又表示二者還是關聯(lián)在一起。


另一個孩子發(fā)現(xiàn)用了兩個感嘆號,表示這兩句詩朗讀時,要特別有感情。


我請這個孩子把“騎在人民頭上:‘啊,我多偉大!’和‘給人民作牛馬的人民永遠記住他!’”這兩句有感情的讀一遍,問他這兩個感嘆號是同一個意思嗎?孩子說,不一樣的。第一個感嘆號,表達的是嘲諷的意思。第二個感嘆號,表達的是強烈的肯定。

當我問孩子們還有沒有特別的發(fā)現(xiàn)時,孩子們就沉默了。似乎都是逗號句號,沒有什么特別的了。沉默了好一陣子,一個眼尖的孩子舉手說,他發(fā)現(xiàn)有幾句詩后面沒有標點符號。


這就是有價值的發(fā)現(xiàn)。為什么這些詩句后面什么標點符號都不用呢?


又是一陣沉默,此時的沉默都是思考的沉默。對于小學六年級的孩子來說,這的確是個有點難度的問題。按照正常道理講,一句話說完后面應該有一個相應的標點符號。


詩歌雖然有點特殊,因為詩歌以切分行來表示停頓,有些現(xiàn)代詩歌可以整首詩不用標點。但臧克家這里,有的用了標點,有的不用標點。不用標點的句子,肯定有他的用意。到底是什么用意呢?


一個聰明的孩子就說,不用標點,可能是和后面的句子聯(lián)系緊密,停頓的時間要短一點,快一點。


這個回答,贏得了大家的掌聲。我也禁不住給孩子鼓掌。


沒有標點,其實也是一種標點。詩歌用分行分節(jié)來表示停頓,也有標點符號來表示停頓。我請孩子們再朗讀一遍,要求把詩歌節(jié)與節(jié)的停頓,行與行的停頓,以及不同標點的停頓,通過朗讀表達出來。


注意到了標點的停頓,孩子們的朗讀果然味道不一樣了。孩子們體驗到標點是意義的。


朗讀并沒有就此停住。因為句與句,行與行,這些借助標點的停頓,是外顯的,看得見的停頓。詩歌句子內(nèi)部還有詞語和詞語,詞組與詞組的內(nèi)部的節(jié)奏。朗讀詩歌,最重要的是要把詩歌內(nèi)部的節(jié)奏感讀出來。


我請孩子們用短斜線,把句子內(nèi)部的停頓節(jié)奏標識出來,并且輕聲朗讀。孩子們標識完之后,我請一個孩子站起來朗讀,把自己畫的內(nèi)部節(jié)奏也要朗讀出來,全班其他同學認真聽,看看同學畫的內(nèi)部節(jié)奏和自己畫的內(nèi)部節(jié)奏是否一樣。


一個孩子讀完之后,很多同學舉手,表示自己的停頓和剛才朗讀的同學不一樣。譬如第一節(jié)四句話,有的同學是這樣標識的:


有的人/活著,

他已經(jīng)/死了;
      有的人/死了,
      他還/活著。


也有的同學是樣標識的:


有的人/活著,
      他/已經(jīng)死了;
      有的人/死了,
      他/還活著。


到底哪一種好呢?孩子們一時陷入了迷糊。聽起來,感覺都不錯,并沒有明顯的優(yōu)劣之分。但是朗讀的節(jié)奏又的確不一樣。這就體現(xiàn)出不同的人,對同一首詩歌完全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。


“他已經(jīng)/死了;他還/活著?!边@樣停頓的人,突出了“他已經(jīng)”和“他還”,注重的是一種時間狀態(tài);


“他/已經(jīng)死了;他/還活著?!边@樣停頓的人,強調(diào)的是人物“他”。


這樣的差異化理解,完全是正常的,也不必強行統(tǒng)一。但不管怎樣,詩歌內(nèi)部是有節(jié)奏的,找到節(jié)奏,就是對詩歌的一種理解。


通過課件出示我對詩歌節(jié)奏的標注,并朗讀給全體同學聽。這時老師的范讀,就是很有明確訓練目的的聽讀。學生關注的不單單是老師的朗讀感情,更清晰的體會到感情是源自詩歌朗讀停頓與節(jié)奏的表現(xiàn)。


聽讀,對孩子來說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讀書方法。我們老師要常常讀書給孩子們聽。這些年,我基本上做到了。每上一遍課文,我都要原原本本的讀給孩子們聽。有時候是課堂現(xiàn)場朗讀,有時候是錄音給孩子們回家聽。


孩子們聽完我的朗讀,也自覺的一個個朗讀起來。因為孩子們感受到了朗讀的滋味。


就這樣,前前后后,近20分鐘的時間,孩子們一遍又一遍的朗讀。絲毫不感到乏味,反而越讀越有滋味。因為每一次朗讀,都會有新的發(fā)現(xiàn),都會有新的理解。這樣的朗讀,對孩子們來說,是有意義的。


表面上看,花那么多的時間用來一遍一遍朗讀,好像沒有必要。事實上,課的后半部分,就應證了前面反復多次朗讀,是非常有效,且也很有意義的教學。


課的后半部分,我就提了一個問題:你發(fā)現(xiàn)臧克家這首詩有什么特點?


一個孩子說,臧克家用了對比的手法,寫出了完全不同的兩種人,一種是行尸走肉,一種是雖死猶生。


一個孩子說,臧克家的詩,前面第一節(jié)是總起,直接表明完全不同的兩種人,后面是說兩種人的行為和結果。


孩子們對詩歌的結構和寫作的手法,通過朗讀,完全明白了。我的教學當然不會止步于此。我只提醒了一句,這首還有一個特別的地方。


一個聰明的孩子,馬上就發(fā)現(xiàn)了,他說臧克家的這首詩,還隱含了魯迅的文章。一個是魯迅的《野草》,另一個是“橫眉冷對千夫指,俯首甘為孺子?!?。


這完全和我想的一樣呀?!坝械娜饲樵缸鲆安荩戎叵碌幕馃?。”孩子們一眼就看出了魯迅的野草精神。魯迅像野草一樣有著頑強的生命力。


讀完《有的人》,孩子們自然就明白了,臧克家就是在紀念魯迅野草般的生命力和“俯首甘為孺子?!本瘛?/span>


這就是詩歌的巧妙之處,從頭到尾都不出現(xiàn)魯迅的名字。對魯迅精神的紀念卻貫穿始終。這就是詩歌的含蓄和意味。


而這一切,都是孩子們反復朗讀,才體會出來的。讀,是語文的根基。引導孩子多讀課文,比什么都重要。孩子們在朗讀課上下了多少功夫,就決定孩子們對課文的理解有多深刻。


當然,我們又不能簡單機械的重復朗讀。一味的反復朗讀,孩子們很容易乏味的。有層次的反復朗讀,也是有意義,講邏輯,求發(fā)展的。


有的時候,反復讀,是特別需要講究藝術的。要從文本的細讀上下功夫,從文本的細節(jié)處著眼,一層一層往前走,朗讀就會自然有滋有味起來。


“書讀百遍,其義自見?!笔且粭l真理,但真理也是很講究藝術的。


作者:劉發(fā)建,筆名落地麥。湖南炎陵人。幼時頑劣,數(shù)次留級,后幸遇恩師朱孟良,鯉魚翻身。進師范。為人師。喜魯迅,愛頑童。杏壇于今三十載。編著《小學生魯迅讀本》時銷40余萬冊。博得“小魯迅“之美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