兩大法寶,讓孩子狀物作文不發(fā)愁

2019-12-10 00:00 發(fā)布

暫無內容  年級 / 2628 0 0

瓜老師寫好狀物習作離不開觀察,而說起觀察,就不能不提到順序,只有觀察有序,表達才會有序,讀者讀起來才會覺得文章條理清晰。

小西瓜:這個我知道。當我們還沒有走近物體或景物的時候,起初看到的只是一個輪廓,是較為模糊的形象。當我們一步一步靠近時,物體或景物的形象會越來越清晰。這樣的觀察,正是從遠到近進行的。

小南瓜:我走近一棵樹,睜大眼睛去看,先看它的樹干,然后慢慢地仰起頭,看看那樹枝,再看看樹葉,這其中也暗含著觀察的順序——從下到上。

瓜老師:俄國作家列夫·托爾斯泰在《戰(zhàn)爭與和平》中有一段話是描寫橡樹的,他也是按照從下到上的順序來敘述的,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——

路邊上立著一棵橡樹。它大概十倍于成林的樺樹的年齡,比它們粗十倍,高兩倍。那是一棵大樹,它的腰圍有兩抱大,顯然好久以前它的一些杈子已經折斷,它的皮上也現(xiàn)出了瘢痕。它生有不勻稱地伸出的不好看的大胳臂,又生有多結節(jié)的手和指,它像一個古老的、嚴厲的、傲慢的怪物一般站在含笑的樺樹中間。

在描寫橡樹時,作者不僅按照一定的順序去觀察,去描述,而且一邊觀察,一邊想象,把那粗粗的枝干想象成了大胳臂,把枝干上的枝杈想象成手和指,多形象啊!想象,能使語言更生動,更具感染力。把觀察與想象結合在一起,不僅使習作內容更加具體,而且讓所寫事物的形象在讀者的頭腦中清晰地呈現(xiàn)出來,這樣,也就把事物寫“活”了。

小冬瓜老師,我明白了!在寫狀物習作時,我們不僅要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觀察,還要在有序的觀察中融入想象,這樣我們的文章才會有“鮮味”。我記得小北瓜在觀察白蠟樹的樹干時曾大發(fā)感慨:“快看呀,白蠟樹的樹干就像一個天然的迷宮。咦,這只小小的螞蟻在樹干上走來走去,是不是迷路了呢?瞧把它急得直打轉轉?!卑堰@樣鮮活的句子寫進習作里,一定能吸引讀者。

瓜老師:其實,寫狀物習作不用局限于此。當你面對所要寫的事物,知道它的來歷,了解到有關它的故事時,你一定會思緒萬千,想到很多很多……這些鮮活的素材為什么不能用在我們的習作中呢?其實,只要用心想一想,就會搜集到更多能夠吸引讀者的材料,寫出“人人心中有,個個筆下無”的好文章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