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-01-01 00:00 發(fā)布

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學  12年級 / 劉培然 2094 0 0

地理老師說:“9月23日前后,太陽直射赤道,北半球便是秋分了。”《詩經(jīng)》中提到“七月流火,九月授衣”,星宿二西行,夏去秋來,天氣轉(zhuǎn)涼。讓我們一起去聆聽秋,觸摸秋,感受秋。

秋天的樹是沉默的。初秋時分,沒有“無邊落木蕭蕭下”的蒼涼,有的是葉子翩翩起舞的凄美,像一首婉約的宋詞,在默然靜謐中,添了幾許輕愁。樹依然繁茂,但葉子逐漸褪去綠色,大部分已發(fā)紅、發(fā)黃,構(gòu)成了一幅暖色調(diào)的油畫。地上殘落的枯葉即將融化于土地,給大地滋養(yǎng),完成它生命最后的使命。鳥兒在它枝頭來了又走,人們在樹蔭下去了又留,它像一個飽經(jīng)滄桑的智者,凝視著這片土地。用一圈圈年輪給自己守護的大地刻下歲月的痕跡。

秋天的風是成熟的。它不同于春風的輕柔,夏風的熱烈,冬風的肅殺。不是摧枯拉朽的審判官,它更像是嫻靜的女子,步履平和地走來。于是,果子熟了,稻子黃了,農(nóng)民的眼彎了——又是一年好收成。它走過街道,帶走了麻雀和灰鴿的鳴叫,踏著枯葉沙沙地走過,留下一陣寒涼,路上行走的人們圍上了五顏六色的圍巾,秋風里的城市絢爛起來了。

秋天的天空是高遠的。它比任何一個季節(jié)都要高遠空曠,沒有邊際。白天,沒有霧,站在樓頂上,甚至可以看到遠處的大青山,層層疊疊的山光云影在純凈的空氣中漸漸清晰。云薄而淡,若隱若現(xiàn)。陽光收斂了夏日的毒辣,不再炙烤大地。鳥兒南飛,在天空上劃過一道痕跡,也在地上掠下一抹殘影。

秋,真的來了,藏而不發(fā)。我把秋揉碎在眼里,銘刻在心里。

北方的秋其實很短,卻像一座橋梁,連接起炎炙的夏和寒冷的冬。沒有春、夏、冬的個性鮮明,它溫和平靜,但它卻在步履從容中,不知不覺帶走了萬物的生氣,緩步向冬邁進。我們不知哪一天一出門,被室外的寒氣激出幾個噴嚏,裹緊棉衣,我們就會感嘆:“冬天這么快就到了,好像沒過秋天似的!”

5e0b02f032f85.jp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