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似乎都會改變,小說中的人物同樣如此

2020-01-16 00:00 發(fā)布

暫無內(nèi)容  年級 / 2620 0 0

      “ 現(xiàn)在回想一下,你是不是總會說:你變了,你以前不是這樣的;你真的變了,我簡直不敢相信;你為什么變了呢,這樣的話。當我們在對別人說出“改變”的時候,會不會意識到自己可能也“改變”了?但是,任何事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就會得到不同的結(jié)果。即使是小說中的人物,也是如此。


《音樂之聲》

人似乎都會改變,有外表的變化:隔壁的小孩突然變得很好看了,又或是成了流氓;年輕時代的朋友變老了;胖的朋友突然變瘦了;丈夫留起了胡須;妻子改變了發(fā)型,穿衣風格也全變了。

還有身份的變化:富人破產(chǎn);農(nóng)民賣掉土地,到另一個城市開起了快餐店;年輕易激動的女孩成了妻子和母親;她仍然是母親,卻不再是妻子;48歲的總裁,因為新的管理層成員加入,突然失業(yè)。

所有這些變化都令人吃驚,甚至令人不安。但真正困擾我們的是本性的改變。你信任的人不遵守諾言,還不道歉;你愛的人突然對你很粗暴,你都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么而遭到這樣的對待;無聊的人突然變得有趣;一事無成、徹底的失敗者,卻出人意料地做了件令人欽佩的事情。

我們無法真正地了解一個人,

他們總是不停地改變。


在現(xiàn)實生活中,我們從未完全理解為什么人會這樣。我們給這些改變命名:中年危機、成長、經(jīng)歷某個階段、精神崩潰、發(fā)現(xiàn)自我、自私的傾向、顯示本來面目、重生、自暴自棄,但這些標簽最多只能讓我們安心而已。給他人的改變?nèi)拿Q,這樣我們就不會被這些變化嚇壞。但是對別人的想法我們依然無從知曉。

我們試圖把一個人和他的角色捆綁起來,這樣我們對他就有把握了。奴隸制、農(nóng)奴制、效忠、宣誓就職、合同、工會、公司、法律、婚姻、穩(wěn)定、奉承、虛偽,這些“標簽”都是我們用來控制和預測周圍人行動的方法。但是這個人可能令我們驚訝:逃跑、革命、背叛、訴訟、罷工、出賣、犯罪、離婚、不忠、八卦、懺悔,我們不得不刷新對這個世界的理解。

小說存在的原因之一就是處理這種因變化無常而產(chǎn)生的恐懼,這種恐懼,潛伏在所有人際關(guān)系的不確定性中。小說讓我們看到人的動機、行為的原因,這些虛構(gòu)的人物幫助我們對真人的行為動機進行推測。

但這并不意味著虛構(gòu)人物必須改變。小說的一個共同主題是,人的本性不會改變,不管你多么希望他們改變。麥克白對進入上層的渴望誘使他相信女巫的預言并同意妻子的計劃;那種對至高地位的渴求直到最后還存在,促使他尋求死亡而不是忍受公眾對他失敗的羞辱。這個故事傳遞的信息是:一旦你真正了解了某人,他們就會保持不變。如果他們改變了,那可能是因為你一開始并不真正了解他們。


小說中人物的一成不變 /

小說可以通過以下三種方式來展開這個主題:

(1)故事里的人物自始至終都沒改變,沿著這條軌跡發(fā)現(xiàn)自己的命運。有人可能因此批評故事人物一成不變,但更多讀者愿意活在你的虛構(gòu)世界里,至少在那里,有些人是立場堅定、值得信賴的。

在《呼嘯山莊》里,希斯克利夫和凱西試圖擺脫童年時彼此之間的依戀,但所有的改變都是徒勞的,因為他們總是回到真實的自己,他們還是那樣的野孩子,就像生活在荒野里美麗的動物一樣。

(2)故事的人物貌似有改變,但實際一直保持著本性。這類故事的人物,他們偽裝成你心目中的樣子,或者是因為剛開始他們沒能力或沒機會顯露本性。

麥克白等到自己獲得勝利與新頭銜、國王鄧肯就寢于他的城堡時,才露出兇手的本性,但或許他一直都是個兇手。

另一個例子:俄狄浦斯注定是要弒父殺母的。他的父母嘗試過殺他,但這也無法阻止他表露自己的本性;即使逃離自己心目中的家鄉(xiāng),他也無法阻止表露自己。他生來就是弒父和亂倫的,假裝成別人,都是徒勞。

(3)故事人物想改變,但直到發(fā)現(xiàn)自己本性后才改變;這些人改變自己生活的外在模式,只是為了真實地對待新發(fā)現(xiàn)的自己。

在安·蘭德(20世紀著名的哲學家、小說家和公共知識分子)的小說《源泉》以及《阿特拉斯聳聳肩》里,那些討人喜歡的人物沒有把自己變成天才,變得偉大。只有當他們擺脫社會的束縛,摒棄世俗對他們的期待時,才發(fā)現(xiàn)自己身上一直存在的偉大,并最終成為英雄。

以上這些故事,人物都沒改變,只是被揭去了面具而已。


不可控因素使人改變 /

小說另一大主題是,一些無法控制的原因使人改變:

(1)人發(fā)生改變的原因可能是天性的驅(qū)動和渴望。在D·H·勞倫斯的故事《虹》和《查泰萊夫人的情人》里,人物的行為和動機無關(guān)。他們可能認為自己有某種特別的目的,但實際上都和身體的需求息息相關(guān)。

“人只是偽裝成人的動物”,這種觀點通??梢栽诶酌伞ゅX德勒和羅斯·麥克唐納所熱衷的冷硬派偵探小說中以及詹姆斯·喬伊斯的愛爾蘭悲喜劇小說中看到。其表達的并不是一種絕望,作家表現(xiàn)出人物在超越本性的斗爭中體現(xiàn)的崇高精神。

(2)人的改變可能源于他人對待自己的方式。喬治·伯納德·肖筆下的皮格馬利翁堅信,賣花女如果受過良好的訓練和教育,無論從外表上還是從心靈上,都可以成為一位大家閨秀。羅伯特·帕克的斯賓塞系列小說經(jīng)常向人們展示外界的壓力如何塑造一個人;如果這個人還沒有完全定型,那么環(huán)境的改變就可以改變他。

在帕克最好的小說中,有這么一部作品,斯賓塞把問題男孩帶到了樹林里的一間與世隔絕的小木屋,男孩通過不懈的努力和不斷達成自己的新預期,最終脫胎換骨,擺脫了之前的生活。


自我改變 /

第三個處理人物變化的小說主題是,我們可以通過意愿來改變自己的本性。

有一種觀點認為,想改變的意愿也是人本性的一部分,這恰恰說明了實際上的不變。這種觀點和以下這種想法相比,簡直是含糊其詞、模棱兩可的,不必理會。

這個看法就是:“人的命運不由出身或他人掌控,而是靠自己把握?!北M管這與喬治·伯納德·肖曾經(jīng)的斷言和理論不符,但在他的《皮格馬利翁》里,伊麗莎·杜利特接受訓練和教育,從一個賣花女變成一位大家閨秀,是因為她一直渴望改變。她憑借個人的意志力,說服了亨利·希金斯教她,也憑借自己的意志力最后成功了。

肖說了很多關(guān)于環(huán)境塑造人的話,但在他一部又一部的戲劇中,總是意志堅定的主人公克服出身和環(huán)境的因素,變成一個全新的自己。無論肖的初衷是否如此,這就是他的故事所展示的主題。

無論你認為自己相信何種人類行為理論,人物改變的原因都會透露你真正的想法。無論如何,人物一旦發(fā)生改變,就應該有足夠的理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