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詩誤讀 ——說“更”

2020-05-08 00:00 發(fā)布

暫無內(nèi)容  年級 / 4111 0 0

王之渙是一個頗具傳奇色彩的人物。他在《全唐詩》中有六首詩,《唐詩拾遺》中則一首也沒有。然而,王之渙卻被公推為唐代邊塞詩派的代表人物,真是詩不在多有質(zhì)則行。他也毫不客氣地以詩界大哥自居——據(jù)《奇異記·旗亭畫壁》記:一次,他和詩界名流王昌齡、高適到酒肆小酌,恰遇一群歌伎。王之渙斷言:最佳歌伎用作壓軸演唱的,必定是我的作品!果然,他的《涼州詞》拔得頭籌,可謂藝高人話大。王之渙還有一首著名的邊塞詩《登鸛雀樓》,后人將其作為兒童的啟蒙讀物,甚為流傳:“白日依山盡,黃河入海流。欲窮千里目,更上一層樓?!?/p>

  其中的“更”這個單音節(jié)詞,其聲,不少人讀作仄聲即今讀4聲。這是謬誤的?!案弊x作仄聲的時候,是其作副詞的讀聲,表示一種程度?!案彼钆涞摹吧稀边@個單音節(jié)詞,在這里不是方位詞,而是表示“上樓”的動作,是動詞?!皹恰敝罢呓詾閯釉~,是動賓結(jié)構(gòu)。作為程度副詞的“更”,一般不能和名詞搭配,如“更小麥”、“更馬”。(人們有時候說某個人比另一個人“更?!被蛘f“他比雷鋒更雷鋒”,此處的“牛”、“雷鋒”,已經(jīng)不是名詞,而已經(jīng)形容詞化了。)“更”在一般情況下也不能和動詞、數(shù)量詞、感嘆詞、代詞搭配,如“更跑”、“更一斤”、“更啊”、“更你”等?!案弦粚訕恰敝案保诖颂帒?yīng)該讀作平聲即今讀1聲,“更”讀平聲的時候是動詞,即更換、變更之意?!案稀?,也可以理解為雙音節(jié)動詞。而且,“更上一層樓”的“更”若讀作仄聲(《現(xiàn)代漢語詞典》“更上一層樓”詞條就如此標讀),則和上一行的“欲窮千里目”的“欲”同為仄聲,那么,這一聯(lián)就不符合唐代格律詩的平仄對仗規(guī)則了。將“更”讀為平聲,才和“欲”的仄聲對仗。

  王維,也是人們熟知的唐代的大詩人。人們說,這位多才多藝的奇才是“詩中有畫,畫中有詩”。王維的代表作,可推《渭城曲》:“渭城朝雨浥輕塵,客舍青青柳色新。勸君更盡一杯酒,西出陽關(guān)無故人。”

  “更盡一杯酒”的“盡”,仍是動詞,表一種吃酒的狀態(tài)。人們吃酒,根據(jù)不同的吃相,分為抿、呷、品、酌、吃、進、喝、飲、盡等。此處之“更”,也應(yīng)該讀作平聲即今讀1聲,為動詞,也是更換、變更之類的意思。多數(shù)唐詩注解,把“更盡一杯”解釋為“再飲一杯”,也是失之不求甚解。“更盡一杯”,是小盅更換為大杯繼之豪飲,所謂推杯換盞是也。至此,或許有人說:“更”若讀平聲,和上一行“陽”的平聲沒有平仄對仗了?!段汲乔愤@首絕句,絕去的是律詩的中間兩組工整對聯(lián),取的是開始兩行和最后兩行,已經(jīng)不是工整對聯(lián)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