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文化
余秋雨先生在《中國文化課》中為文化制定了最短定義。他認為,文化是一種成為習慣的精神價值和生活方式,它的最終成果,是集體人格。雖然余秋雨先生用了很長的一段話舉了例子解釋這個定義,可光靠文字是無法讓人理解透徹的。今天觀看的這部電影,恰巧可以證明這個定義的準確與精煉。
第一句,“文化,是一種成為習慣的精神價值和生活方式?!弊屑氁幌耄娪爸姓宫F(xiàn)的西藏文化,比如賽馬、唱歌、跳舞都是西藏人民生活中最平常的事,我們口中的“西藏文化”其實是西藏人民的一種生活習慣。再往深想,唱歌跳舞不就是一種“文化習慣”嗎。生活習慣在經歷了幾千年的沉淀后與文化相結合,形成了我們所熟知的各種文化。
后一句,“它的最終成果,是集體人格?!蔽幕晳T的結晶,是集體人格,也就是一批人在生命格調和行為規(guī)范上的共同默契。電影的主人公扎西就是西藏人民集體人格的象征體,他能歌善舞,熱情大方,并且勇敢單純。文化是生活習慣,也可以讓大家學習,這個時候就需要一個象征體為大家展現(xiàn)文化的魅力。所以說任何文化的最后成果不是書,而是一群人的集體人格。
關于夢想
一個人必須有夢想,不然有什么理由去堅強。
夢想是什么,我想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答案。有人認為是指引自己的路燈。有人覺得是一杯濃濃的咖啡,苦中有甜,暖在心間。還有人說夢想是種子,種在土中,慢慢發(fā)芽,成長,開花,結果。而我認為夢想是我們堅強的理由。
就像居里夫人在丈夫去世后,帶著自己和丈夫的夢想繼續(xù)進行實驗與科學研究,最終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。就像孔子立志改善社會,讓天下太平,于是他帶著這個夢想周游列國,雖未能實現(xiàn)自己的夢想,但卻踏出了一條文化之路。就像扎西想成為西藏最好的歌手,面對一個又一個困難時,毅然前行,最終如愿考入藝校學習。夢想在這些人們的心中已經成為了動力和勇氣,已經成為了他們堅強的理由。
所以在面對困難時,想想自己的夢想。然后,站起來,繼續(xù)走下去。
這里是評論的內容這里是評論的內容這里是評論的內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