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見的語病

2022-02-28 00:00 發(fā)布

暫無內(nèi)容  年級 / 1808 0 0

她把房間收拾得干凈、整潔、條理。條理,名詞,不是形容詞。正確用法應該是“她把房間收拾得干凈、整潔、有條理”。郵箱里的來稿,沒有一篇可以稱得上干凈、整潔、有條理。 


這是一個非常感動的場面。感動是動詞,誤作形容詞。應該是“讓人感動”。


他說了這番話,讓我心里有了一種沉重。沉重是形容詞,不能用作賓語。應該是“沉重感”。


張三和李四相識之后,對自己的要求也高了。這個“自己”是“張三”還是“李四”。代詞指向不明。同樣的還有:張三和李四十多年沒聯(lián)系了,一見面,他就說:“你還記得我嗎?”這個“他”是張三還是李四?這種表述,編輯刪也不是,改也不是。


為什么對于這種浪費人才的現(xiàn)象至今沒有引起有關部門重視呢?應去掉“對于”,介詞不當。


兩人在此工作好多年了。最近單位效益不好,兩人都發(fā)不出工資。應該是兩人領不到工資。施受錯位。


那一段艱難的日子,在他心中留下了永遠的烙印。應該是“永遠留下了烙印”。定狀錯位。 


是否刻苦訓練是取得好成績的關鍵。這句話的賓語部分只使用了“取得好成績”,而在主語部分卻使用了表示兩種可能的“是否”,二者難以協(xié)調(diào),因此,應將“是否”去掉或改成“是否刻苦訓練是能否取得好成績的關鍵”。搭配不當。 


爸爸高超的車技令在場的人看得目瞪口呆。這是典型的結構混雜。這句話是“令……目瞪口呆”和“看得……目瞪口呆”的結構混用。要消除語病,可以將這句話改為“爸爸高超的車技令在場的人目瞪口呆”。 


縱觀古今中外,大千世界,千百年來,為追求真理而獻身的英雄數(shù)不勝數(shù)。“古今中外”已經(jīng)涵蓋了“大千世界,千百年來”,所以應舍去其一。語義重復。 


他出身于一個書香門第的家庭。“書香門第”就是上輩有讀書人的家庭,已經(jīng)含有“家庭”的意思,所以應將“家庭”去掉。另外,與“家庭”組合的“一個”也應同時舍去。


那是一個很久很久以前的一個古老的傳說。“古老”就是指“很久很久以前”,二者中只保留一個就可以了。 


不要人云亦云,道聽途說。應改為“不要道聽途說,人云亦云”。邏輯錯誤。 


來到山腳下,茂密的青松,起伏的山崗和遍地的野花映入我們的眼簾。這句話的毛病在于語序混亂,或者說敘述視覺的問題。描述視覺因遵循由遠及近或由近及遠的規(guī)律,因此這句話宜改為“來到山腳下,起伏的山崗、茂密的青松和遍地的野花映入我的眼簾”或者是“來到山腳下,遍地的野花、茂密的青松和起伏的山崗映入我的眼簾”。


你這樣做,難道就不問心無愧嗎?反問句自身已經(jīng)表示否定,后面再用雙重否定就把意思說反了,因此應該改成“你這樣做,難道就不問心有愧嗎”。


某晚,我10點鐘上床睡覺,睡著大約有10點半,早晨5點多就醒了,感覺身心舒怡,得到了很好的休息。而我12點休息的夜晚,早上7點醒來,也覺倦而不足。這兩句話錯誤或不當?shù)牡胤胶芏?,包括邏輯、搭配等錯誤;時間或日期只要涉及不確定數(shù),建議統(tǒng)一用中文數(shù)字,用“2個多小時”或“10幾天”之類為不當。宜修改為:“某晚,我十點鐘上床睡覺,大約十點半睡著,早晨五點多醒來,感覺睡得很好,身心舒怡;如果我零點睡覺,早上七點醒來,同樣的睡眠時間,仍覺睡眠不足,有勞倦感?!?/p>


愛是愛,恨是恨。恨不是橡皮擦能磨滅愛,雖然它可以遮蔽愛。愛恨往往交織而并存。恨能通過時間來淡化,通過際遇的改變與境界的提高來消除,愛只有失憶能消滅。這段話小編沒法修改了,只能刪除。如果一定要改,也大概是這個樣子:“愛是愛,恨是恨,某種情況下兩者又可能交織一起。它們不是橡皮擦能擦掉的,可能會隨著時間的久遠、新的境遇而慢慢淡化?!笨床灰?、摸不著的東西,表達時不宜絕對化,除非有深入的理論或生動的例子來支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