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月花開春又來
王如
2023-09-29 22:24 發(fā)布
我拿過報紙,反復(fù)看了又看,在確認也是在震驚,我竟然來到了這個年代。 “咚咚咚”,門外響起一陣敲門聲,“這兒有您的信”。 聽到這句話,我放下報紙朝門口走去,開門時,門外已沒了人影,我將信從地上拿起,關(guān)上門進屋,邊走邊打開信封,步伐停留在了剛剛看報紙的地方。 信的內(nèi)容很短,我看了看署名-一林徽因,將內(nèi)容看罷,我沒有回信,急忙收拾好行李,快步乘車去了信中所說的地址。 “你當真要去美國?” “沒辦法,中國尚無建筑學,幾乎沒人關(guān)注本國的建筑,可國外一些學者癡迷中國建筑,已經(jīng)開始在中國收集資料,出版了關(guān)于中國建筑的書籍,我又如何坐以待斃?”林徽因答。 我沉默了許久。 的確,我回憶起書中所說的這個年代,中國人對于建筑這個詞還是很陌生的,大部分人還停留在蓋房子的初級階段。 我們在客廳告別,那是三月,輕輕地掠過晨光熹微的三月天里,搖動著城畔那一樹的嫩綠,拂曉的陽光歡歡喜喜灑下,碰到了一片睡意朦朧的綠葉,叮叮咚咚撒了一地,斑斑駁駁的縫隙間,霎時熱鬧了起來。陽光從窗邊散落,整個屋子都浸潤在春暉里,透過她的眼睛,我能看到的只有堅定。 那年她20歲,帶著建筑師的初心,千里迢迢遠渡重洋,去往美國費城。 一個月后我收到了她的信。 那時我才知道她想報考的建筑系,根本不收女生,但她以迂回的方式先報考了美術(shù)系,然后旁聽建筑系的課程。 書中說的果真沒錯,她是個極其聰慧的人。 再后來她已旁聽了建筑系所有的課程,接受了一個建筑師所需的所有訓練。 我回想起描述她的那些書,大都是寫她作為一個詩人,作家,以及因人們掛八卦之心而關(guān)注的情愛緋聞。鮮少能聽到她作為一個建筑家的故事。 后來她回國,我受邀去了"太太的客廳"這個當時北平的文藝圈--一個我在書中才能了解到的地方。 “當我第一次跟梁思成說想當建筑師的時候他感到很意外,那時中國還未有建筑學”。她跟我們講述他與梁思成的故事。 聽到她的話,我突然想起我先前看的那本書中,梁思成回憶道“徽因告訴我,那是和藝術(shù)和工程技術(shù)為一體的一門學科,因為我喜愛繪畫,所以我也選擇了建筑這個專業(yè)”。 那時我仿佛站在歷史與現(xiàn)代的交錯點,聆聽著兩個時代的聲音。 我們幾人與林徽因一同住在北京,考察了許多地方的建筑受他們二人影響,一直以來大家都在主張保護北京的老城區(qū)建筑。 三月的某個早晨,我去買報紙,才突然從報紙上得知新政府要拆除古建筑,建設(shè)現(xiàn)代化的新城。又一次,我急忙往那個地方趕,到客廳后發(fā)現(xiàn)大家都在,屋子內(nèi)透露出一種壓抑的氣氛。 “他們真把古董拆了,將來要后悔的!即使再把它恢復(fù)起來,充其量也是假古董!” 林徽因聲音沙啞,整個人像是被擊中一擊重錘,止不住地顫抖?;蛟S是病重多年的緣故。 我能感受到她的憤怒,卻又做不了什么。 因為我早已知道結(jié)果,我知道我們現(xiàn)在去拜訪的廟宇,或者去所謂的古城,充其量只能被稱為“復(fù)古”。 后來梁思成的一些主張也被冠以“形式主義和復(fù)古主義”的罪名,被批斗,被羞辱。彼時林徽因肺病正發(fā),我們從不在她面前提及這事。 林徽因從來都是聰慧的女人,即使我們沒有告訴她,她也能從大家言行舉止中得知一二。 那日她病重,我去探望她,她躺著病床上,雙手下垂,再也沒了往日的堅定和力量。 “為什么我們在博物館的玻璃櫥里精心保存幾塊殘磚碎瓦,同時卻把保存完好的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古建筑拆的片瓦不留呢?” 她面容憔悴,顯得疲憊不堪。我只能勸她好好調(diào)理身子才能去考察測繪。 但我也知道她病重,后期拒絕吃藥治療,我這些話不會起多大作用,她的一生,都與各種藝術(shù)有著糾纏不清的緣分。 我每日走在大街上,看著古建筑一座座被拆除,我不敢將這些事告訴她,我知道我眼下看到的這些建筑也即將不保。 我是一個知道故事結(jié)局的人,但無法改變結(jié)局。 林徽因去世后,我也一同離開了。 又是一年三月,樹梢上的葉片簌簌低語,我走在北京的巷子里,當真感受到了詩中所說的“今看花月渾相似,安得情懷似往時”。 “這巷子也太窄了吧” “不是的,這里原來很寬的”。我看著那位游客的背影獨自說道。 林徽因先生跟我談?wù)撨^北京街道,“清末以來,街道被民房逐漸侵占,所以你可以想象當年馬可·波羅到了北京,就跟鄉(xiāng)巴佬進城一樣嚇蒙了,歐洲人哪里見過這么偉大氣魄的城市?!? 她很幽默,一直以中國的古建筑為豪。 回到家后,我坐在書桌前,拿起筆寫下一封信:您去世后,北京古建筑遭到了近乎毀滅性的命運。中華門,永定門,廣渠門,廣安門,朝陽門,右安門,宣武門等都在隨后幾年被草草毀掉,我不敢跟您說。所幸,您“保護文物”的前瞻觀點在今天總算被重視起來,從前尚未拆除的古老建筑物,被妥善保護起來,不知這對您算不算是一種安慰.....對您,我們永葆“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;雖不能至,心向往之”的敬佩;對未來,我們堅信“少年應(yīng)有鴻鵠志,當騎駿馬踏平山”您大可放心…… 可這封信沒有地址,我也不知道該寄向何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