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“家”與小“家”

2022-04-30 21:41 發(fā)布

察右后旗第三中學 / 張宏冉(指導老師:張志霞)

有國才有家,因為有了一些耿介之士為了大家所舍棄小家,才有了我們現(xiàn)在的幸福生活。 我們最熟悉的鐘南山院士,在新冠肺炎肆虐期間,放與家人相伴的時光,不懼高齡,奔赴在疫情易一線。他曾在新聞中嚴乃地提醒老百姓"不要去武漢,危險!"而他自己卻奮不顧身前往武漢。沒有飛機,就坐動車,沒有坐票,就買站票,僅管他年事已高但還要在動車上查看事務,時刻掌握抗疫一線的動態(tài),就算累了,也只是坐在座位上小歇一會兒。這樣舍小家為大家的精神,讓我們的心靈為之震憾! “兩彈元勛”鄧稼先,為祖國的國防事業(yè),貢獻了一生的力量。建國初期,我國還沒有研發(fā)出屬于自己原子彈,沒有能力保護自己。這時,鄧稼先帶領著一幫剛畢業(yè)的大學生,前往荒漠,研發(fā)原子彈。1964年,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研制成功,一朵燦爛的蘑菇云,向世界宣告,中國人也能自主研發(fā)核武器。原于彈研制成功后,鄧稼先并沒有立刻回家與闊別已久的家人團聚,而是馬不停蹄地帶領團隊研制氫彈,幾年后,當氫彈成功研制出后,鄧稼先也從一個意氣風發(fā)的年輕人,變出了一名兩鬢泛白的中年人。他錯過了自己兒女的成長,卻為國防事業(yè)貢獻了全部力量,可謂“鞠躬盡疼死而后已!” 中國第一個獲得諾爾獎的女性——屠呦呦,在瘧疾在中華大地上荼毒時,她毅然站出來,從我國古典醫(yī)書中的青蒿中研制出了治療瘧疾的青蒿素,挽救了許許多多人的生命。她也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獎。但這些成就背后,是她離開家人許多年,無法與家人團聚的悲傷。 當我們坐在教室里學習時,我們應該感謝像他們這樣舍小家為大家的人。因為有了他們我們才能在干凈明亮的課堂上課,而不是在戰(zhàn)大紛飛中東躲西藏,也不是每天提心吊膽怕被病魔拿走了生命。有國才有家”,正是因為這些人為我們締造了一個和平,安全的國家,我們才能安然無羌,向“小家的人致敬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