追尋詩意,追尋生活

2024-02-07 23:02 發(fā)布

內(nèi)蒙古師范大學附屬第二中學 / 郎哈林(指導(dǎo)老師:黃佳蕾)

讀了張曉慧的《詩意地棲居》。文中作者因為“小古巷”被拆除而唏噓不已。在惋惜之余,文章也引發(fā)了我的一些思考。 事實上,像娜恩.謝潑德的《活山》所說:我們正在失去各種意義上的家園——無論是自然,那顆唯一的“藍色彈珠”;還是我們被焦慮和不滿盤踞的身體;或是人人爭名逐利、日益疏離的巨大城市。 在文中物欲橫流的城市里,能夠讓人們享有精神和文化生活的、小得可憐的"家園"——小古巷,也被拆除了! 憤慨還是憤慨的,可是我又想,無論是對于大環(huán)境和社會,還是對他人和自己,其實我們都從來不能苛求什么。不過就像“已經(jīng)在低谷,怎么走都是向上”一樣,即使我們已經(jīng)失去了很多,但也一定能夠?qū)⑺鼈冏穼ぁ? 那么該怎么辦呢?也許是追尋生活中微小如星辰的詩意。并不僅僅指詩詞歌賦,也是生活中的小確幸,更是對美的追求和愛的理解。 而詩意,又是怎樣帶我回家的? 就在此時,我寫下這段文字,第四節(jié)課的陽光準時到訪,輕柔似流水鋪灑在這張稿紙上,用影將我的形狀投落,光則和我不止的筆尖躍動。 照在紙頁上的陽光——帶來靜謐和美好。 這就是生活中的詩意。 詩意從來不充斥于生活中,但它們隨處可見;詩意微小如星辰,但它們熠熠生輝。 也許早自習的一個回眸,不經(jīng)意卻足以震撼——晨霞,嫩粉淡黃,奶油般平鋪著,暈染了漸漸湛藍的天;也許看大雪飛揚,輕唱一首《路過人間》;閱讀,或是細細體會剛換了睡衣的涼意和窗隙間呼嘯的北風…… 道不盡的詩意,道不盡的生活。與其說是追尋詩意,倒不如說是追尋生活本身,因為生活之美,就在其中。追尋,是要費些心神和功夫的。追尋生活,也絕不能脫離了生活本身。 一個朋友曾在看完我給她分享的視頻“為什么大人要爭著買單”后,擔憂地和我說:好害怕以后也要變成這樣人情世故的大人。 我笑著安慰,其實我們都注定要裹挾進社會的各種暗流涌動中,我們不能苛求自己永遠是那個天真的孩童,但我們可以在心底保留一塊自己的秘密花園。那里純凈,那里光明,那里治愈,任何時候通往那里都能感受力量再次充滿全身,被洗滌后清澈靈動起的雙眸中,世界又一次可愛起來。 體味生活中的詩意就是這樣一個花園,無論何時它都能讓你認識到生活的美好,讓你發(fā)自內(nèi)心感到幸福。 其實這就夠了。如果世界在每個人眼里都變好了,那么世界就是變好了。 每當我用不同形式體味、記錄、實踐這些生活中的詩意,我就感覺一股暖流注入了我的身體,這時,我就離家又近了一步。